星座配对爱情塔罗星座合盘紫微斗数
这三件事都和关公有关,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也是道德情操的典范。
第一件事:讲诚信 公元220年,三国时期,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去世,关公失去了主公,便离开了荆州,独自前往四川,来到了重庆的土山一带。
他在那里安营扎寨,成立了土贼军,在附近开展了反抗曹魏政权的活动。
在一次战斗中,土贼军的兵力不足,赤壁之战的老将军庞统建议从人口众多的盆地中征召兵士。
关公经过考虑,遵循“裹粮于民”的原则,不把粮食抢劫百姓,不残害百姓,只是募集兵员。
关公的诚信和忠诚赢得了军民的信任,不但成功地招兵买马,还得到了军民的支持,士气愈加高涨。
从此,这里也成为关公一生的居住地。
第二件事:听天命 关公在土山上经常隐居于一处山洞中静修,他很虔诚地求神拜佛,希望亲自得到醒世明道和提高自己修养的启示。
在修行期间,天上突然下起大雨,水涨得山洞入口都被封住了。
这时,关公听到有人在外面求救。
他没有犹豫,毫不畏惧地走了出去,奋勇救人。
由于洞口被水淹没,他只能将被卡住的土山山民挽救出来。
从此,他成为土山人民仰慕的英雄。
他的行动表现出他的大公无私,对自己的人民负责的精神。
第三件事:从变乱中进退有据 公元219年,曹魏派遣夏侯渊领兵进攻重庆地区。
关公幸免于难,率领精锐部队和夏侯渊军队交战,并最终获胜。
战胜的消息传到荆州后,刘备把关公召回了荆州。
但是,荆州的太守庞统已由于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严惩。
庞统因感到极度羞愧自杀。
为了安葬庞统的尸体,刘备命令关公返回土山,这次关公没有失去信仰,他退而不休,用他的胆识和智谋,成功地平定了土山的民变,安全地回到了荆州。
关公土山约三事,坦露了关公“知晓时常,变乱得宜”的治国才华。
他在治愚,上力求以察言观色为出发点;治乱,上力求以安全稳定为首要任务。
再根据社会需要和风险分析来给予行动方针和一声令下。
由此不难开阔眼界,凝神聆听神灵的召唤,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成就。
他的思想和行为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。